11月9日至16日,全國青少年貴州活動營地聯合貴州省林業局宣教中心、阿哈湖國家濕地公園宣教中心,組織1081名小學員參與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宣傳中心指導、中國青少年宮協會聯合中國林學會共同主辦的“童心向黨·筑綠中國”貴州省青少年生態環境保護自然教育主題系列活動。活動創新采用“課堂+實踐”雙軌模式,讓青少年在沉浸式學習與體驗中播下綠色種子、厚植生態情懷。
以美為媒,生態知識融入課堂創作

11月9日,活動首站以“自然資源保護進課堂”形式展開。美術課堂上,授課教師圍繞“生態環境保護”主題,通過生動案例講解森林、濕地等生態系統的重要性,引導學員理解“城市綠肺”對維持生態平衡的作用。小學員們將環保理念融入繪畫創作,用色彩與線條描繪對綠色家園的向往,在藝術實踐中深化對生態文明的認知。



濕地研學,沉浸式體驗自然保護實踐

11月16日,活動組織近百名青少年學員化身“生態探險家”,奔赴貴陽市阿哈湖國家濕地公園,開啟沉浸式研學之旅。活動以“森林防火,守護綠色家園”為主題,結合案例講解森林火災的危害與預防知識,通過互動問答強化學員安全意識,為后續實踐活動打下安全基礎。


在阿哈湖宣教中心導師的帶領下,學員分為兩組深入濕地。觀鳥小組學習識別白鷺、野鴨等常見鳥類的形態特征與生活習性,通過望遠鏡觀察記錄鳥類行為,理解“林間飛羽”在生態鏈中的作用。水生植物小組學習辨識蘆葦、菖蒲等濕地植物,探究其凈化水質、涵養水源的功能,感受“土壤及根系似儲水海綿”的生態價值。

活動中,學員們手持《自然探索卡》記錄觀察發現,完成自然筆記創作,在動手實踐中深化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解。




本次系列活動通過“理論+實踐”“室內+戶外”相結合的方式,讓青少年在創作中感悟環保意義,在自然中學習生態知識。學員們不僅提升了對植物、鳥類等生物多樣性的認知,更通過自然筆記、繪畫等形式,將“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內化于心。


未來,全國青少年貴州活動營地將聯合各相關單位持續響應“童心向黨 筑綠中國”主題號召,結合地方生態特色,開展更多兼具知識性與趣味性的自然教育活動,推動綠色發展理念在青少年心中扎根,為培養具備生態文明素養的新時代好少年貢獻力量。(鐘一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