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第三屆中國林草高新技術應用大會·院長沙龍在山東淄博原山林場舉行。來自國家及各省林科院、規劃院以及全國各大高校的院長和負責人齊聚一堂,圍繞“人工智能等高新技術賦能林草高質量發展”開展專題研討,共同探討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背景下推進林草現代化的新思路、新路徑。
會議重點研討了《關于加快推進林草“人工智能+”的建議》文稿,以及擬通過國際林聯(IUFRO)特別工作組“人工智能賦能森林科學”(AI for Forest Science)面向全球發布的《全球十大林業技術前沿》等重要成果。涵蓋“空天地一體化智慧森林感知系統”“多源遙感融合監測技術”“生態系統智能監測與閉環管理”“碳匯智能管理技術”“知識圖譜與林草大模型體系”等多個方向。
會議指出,推進林草人工智能建設是貫徹落實《關于深入實施“人工智能+”的意見》文件精神、發展新質生產力、提升國家生態治理能力的關鍵舉措,要從數據標準化、典型模型攻關、關鍵技術研發以及區域數據中心建設等方面,加快推進林草領域人工智能的體系化布局。與會代表一致認為,面對“三北”工程攻堅、國家公園高質量發展、國土綠化推進和生態治理效能提升等迫切需求,要將人工智能作為林草科技創新的核心驅動力,打造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示范樣板。
在開放式討論環節,與會代表圍繞“如何提升林草人工智能數據體系建設”“如何打造可推廣的智能化監測網絡”“人工智能與林草科研范式重塑”“裝備智能化與林草場景適配”等問題展開深入交流。討論強調,要突出問題導向與應用導向,加大科研成果轉化力度,加強跨區域、跨單位協同創新,形成技術、場景、政策的協同推進格局。多位與會專家表示,人工智能賦能林草行業已形成廣泛共識,未來應在國家層面加強統籌規劃,推進標準體系建設與技術協同攻關,加快推進林草科技創新與林草新質生產力發展。